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Legg-Calve-Perthes disease)
Legg-Calve-Perthes disease,又稱做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是一種常發生於小型狗的非發炎性、無菌性的股骨頭及股骨頸壞死。造成此疾病的切確原因並無定論,不過一般認為與血管的壓迫造成缺血相關,並可能與基因遺傳或是早熟的性賀爾蒙有關。此疾病通常影響單側股骨頭,雙側發生的機率約為12-16.5%。
在台灣,最常見的影響犬種為貴賓狗、博美、約克夏及馬爾濟斯等小型玩具犬種,最常出現臨床症狀的年齡為5-8月齡,不過一歲之內都有可能發生。
狗狗最常見的臨床症狀為髖關節疼痛,進而引起後腳跛行不願負重,肌肉萎縮…等,此疾病與常出現於小型犬常見的膝關節異位有機會一起發生,檢查時醫生會需要特別區分此兩種疾病。若要知道家中寶貝是否患有此疾病,X光檢查是最好的確診工具,影像上可見股骨頭頸的變形,骨質密度降低,嚴重時可能見到股骨頭頸的斷裂骨折。
此疾病的治療方式多需外科手術介入,最常見的手術方式股骨頭股骨頸切除術,目的為將壞死的股骨頭切除以減少不正常關節摩擦的疼痛感,雖然少數病患可以依靠抗發炎藥物、限制運動、無負重運動如游泳來舒緩疼痛,但研究指出外科手術治療比起內科療法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及更短的恢復時間。
很多主人都會擔心,如果切掉了一個正常的關節,狗狗還有辦法正常走路嗎?事實上,切除股骨頭的地方會與周圍的肌肉及軟組織產生纖維疤痕組織,形成一個“假關節”。雖然假關節的活動程度及功能性不會如同正常關節的好,但是如果手術技巧適當,配合術後積極物理治療,包括:治療性運動練習、藥物治療及其他復健儀器(雷射、水療…等)的輔助,很大部分比例的病患都可以免除疼痛及恢復正常運動功能。
有研究證實,手術前的肌肉萎縮及跛行的程度為影響此術後結果最重要的因子,因此,若是發現家中寶貝有步態異常時,千萬不要拖到肌肉已經開始萎縮才就醫,儘早檢查得到適當的診斷及儘早接受治療是相當重要的。
https://www.facebook.com/BearVet/photos/a.118121276404597/472010834348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