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育手術
絕育一直都是飼主們很關心的問題,但絕育這件事牽涉到很多層面的問題,不僅手術本身,還要考量麻醉風險及術後併發症…等。獸醫師的角色就是要和飼主們討論每個層面的利與弊,找出對於每個貓貓最適當的做法。
簡單來說,幼貓會在約四月齡時開始性成熟,此時牠們可以開始懷孕生育幼貓,大部分的飼主可能沒有時間照顧或是家裡暫時無法增添新成員,而絕育不僅可以避免意外懷孕,也可以避免因為性成熟後發展的行為改變以及降低相關疾病的發生
*什麼是絕育?
絕育在犬貓為一種常見的例行性手術,過程中會移除產生性荷爾蒙的器官
■ 公貓絕育:移除雙側睪丸,手術過程較母貓來得簡單快速。
■ 母貓絕育:傳統絕育手術會移除雙側卵巢及子宮,然而在某些情況下會選擇性只移除雙側卵巢。
*為什麼要進行絕育手術? — 讓貓貓進行絕育手術對牠們是有多項好處的
1. 減少或避免因性荷爾蒙帶來的行為改變:
– 未絕育公貓為了標記地盤而到處尿尿,甚至逃出家門尋找交配機會
– 未絕育母貓發情時發出吸引公貓的叫聲,引發公貓聚集打架,增加受傷及感染疾病的機會
2. 避免性荷爾蒙相關及生殖道疾病的發生:
– 未絕育的母貓終生都有機會得到子宮蓄膿,早期絕育的母貓也可以大大降低乳腺瘤的發生率,而在母貓乳腺瘤有90%為惡性腫瘤。
– 公貓絕育可以避免睪丸相關腫瘤的發生
3. 控制族群數量:絕育可避免意外懷孕,控制族群過度繁殖的問題
4. 動物福利議題: 意外出生的小貓可能無法得到適當的照顧,有較高的機會得到傳染病,有能力領養的家庭數量也可能不足。
*何時該進行絕育?
傳統上會建議公貓和母貓在六個月大時進行絕育,但有一部份的母貓可能已經在四月齡就達到性成熟而大部分則是在五六個月大左右。根據現有的科學證據的建議作法為早期絕育(或稱為發情前絕育),雖然絕育與施打疫苗的相對時間點沒有什麼一定的規定與建議,但除了收容所、繁殖業者等特殊情況可能需要在8-12週間進行絕育外,我們會建議一般家庭飼養的幼貓在健康的狀態下,接受完整的疫苗接種後,於第一次發情前(五個月齡左右)進行絕育手術。
*該如何安排絕育手術?
在進行手術之前,為了盡量降低麻醉及手術風險,請先來電預約門診讓醫生進行完整的術前評估,醫生會在門診中與您討論適合的健檢項目,若評估後認為適合進行麻醉及手術,會再另外安排手術房時間進行手術。
https://www.facebook.com/BearVet/photos/a.118121276404597/14117472076591